普洱茶里的小纸片的秘密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一头大象-普洱茶

普洱茶里的小纸片的秘密

拆开一饼陈年普洱,棉纸窸窣作响,茶香扑面而来。除了深褐色的茶饼,你是否注意到包装里那张不起眼的纸片?或是嵌入茶饼中的小标签?这些看似普通的纸条,却是普洱茶界最神秘的身份证。

上期为大家介绍了茶饼里的内飞,这次我们接着聊聊内票。

 普洱茶里的小纸片的秘密

内票?内飞?傻傻分不清楚

对于初入普洱茶世界的茶友,首先要分清两个相似却不同的概念:内票和内飞。

打开普洱紧压茶的外包装纸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“内票”——一张较大的纸片,通常印有茶品介绍、生产厂家或冲泡方法等信息。传统内票尺寸约为13×10厘米至15×10.5厘米,像一位沉默的解说员,静静讲述着这款茶的来历。

而“内飞”则神秘得多——这张小纸片被紧紧压在茶饼内部,只露出一角。尺寸约2-4厘米见方,上面印有厂方或定制者标记。它是普洱茶的“内置身份证”,在压制过程中就与茶叶融为一体,难以剥离调换。内飞在压制茶饼工序过程中就和普洱茶粘接在一起,是一种较难仿冒的存在。

 普洱茶里的小纸片的秘密

内票:一张小纸片的百年征程

在1938年以前,普洱茶处于“古董茶”时期。由于纸质不流行加上茶区购纸不易,茶农只在自己生产的茶品上放置一张6-8厘米见方的纸作为该号生产的证明——这便是早期的内飞。

每筒茶(通常7饼)还会放置一张10-13厘米的“说明书”,称为“大票”。这一时期的普洱茶很少有外包纸,主要依靠内飞和大票证明身份。

至此,内票扮演了信息传递者的角色。它像一张微型广告纸,可以向消费者传递茶叶的基本信息。如:生产厂家及历史背景、茶叶原料产地及等级、冲泡方法和注意事项、茶叶品质特点介绍。

“你可以印广告,印一首诗歌,甚至一个故事,一句语录,一段表白。”一位普洱茶文化研究者这样描述内票的多样性。

每一张内票内飞都承载着普洱茶的文化积淀。它们记录了茶庄的故事、时代的变迁和制茶人的匠心。对于普洱茶爱好者而言,这些纸片不仅是一种实用标签,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。

 普洱茶里的小纸片的秘密

现代演变:内票功能的弱化与转型

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,大量信息已直接印刷在外包装上。除少数历史品牌如中茶、大益外,许多茶企已不再专门印制内票。

同时,国家标准也明确规定普洱茶包装需包含产品名称、生产企业名称、地址、原料产地等12项内容,这进一步弱化了内票的实用功能。

 普洱茶里的小纸片的秘密

没有内票的普洱茶,正常吗?

在市场上,偶尔会遇到没有内票的普洱茶饼。这种情况通常有几种原因:

1.生产工艺问题:小型加工厂因工艺不完善或操作失误,导致内票未能正确放置。

2.保存不当:在长期储存过程中,内票可能因潮湿或碰撞而脱落损坏。

3.特殊定制需求:部分高端定制茶或收藏级茶饼为保持完整性和美观性,会刻意不添加内票。

4.历史遗留问题:在普洱茶发展早期,部分茶饼并未使用内票。这些无内票的老茶往往被视为珍贵的历史遗存,收藏价值极高。

 普洱茶里的小纸片的秘密

普洱茶饼中的小纸片经历了百年变迁。它们不仅见证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,也承载了无数茶人的情感与记忆。

每一张被珍藏的内票,都封印着一段茶香岁月。当你下次拆开普洱茶饼时,不妨多看一眼这些不起眼的小纸片——它们诉说的,是半部普洱茶史。

 普洱茶里的小纸片的秘密